国网江苏电力创新开展品牌价值动态评估研究,基于融媒体大数据的品牌影响力评估,动态跟踪品牌传播与推广路径,构建包含品牌领导力、品牌认知度、战略引领力等13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的品牌资产评价管理模型,实现多维效果分析和受众评价反馈。
(二)全面加强品牌目标管理,锻造品牌价值提升核心能力
国有企业推进品牌目标管理的“五维一体”路径,可按照“创新赋能—质量基石—文化底蕴—履责担当—诚信底线”五个维度系统展开。
1、创新赋能。把自主创新作为品牌内核,围绕战新产业打造新品牌
国家电网把自主创新确立为品牌创建的内核,公司坚持创新先行,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推行“揭榜挂帅”、项目总师、容错纠错三项科技攻关机制,深入实施人才培养“三大工程”,重视科研,为提升主业科技品牌含金量培养后备军。同时,注重品牌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公司创新品牌研究工作体系,建设品牌实验室,加强品牌理论研究,培育品牌形象大使。发挥品牌形象大使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进品牌形象大使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重大工程建设及重要课题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员工对标学习,提升全员品牌责任意识,形成品牌创新争优氛围,为品牌价值创造持续提供新动能。
2、质量基石。高品质是品牌发展基石,构建数字化质量管控模式
中铁装备始终遵循总书记指引方向,坚持“三个转变”统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盾构、世界品牌”为品牌战略目标,通过清晰定位品牌战略、持续塑造核心竞争优势、高效协同管理组织体系和资源平台、整合推广全球媒体,不断擦亮中铁装备品牌名片。
3、文化底蕴。把优秀文化作为品牌底色,对内凝聚共识,对外共创共享
国网江苏电力推动国家电网品牌价值理念与江苏人文内涵融合,创新打造“电力橙”特色子品牌,编制发布《电力橙品牌手册》,并建立健全“电力橙”在品牌理念、形象识别、应用场景、资产保护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的管理准则。
4、履责担当。把社会责任融入品牌基因,塑造责任央企形象
国家电网把社会责任写进品牌基因,推出“电力爱心超市”公益品牌群,已覆盖18省3000余村,通过积分制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振兴;海外巴西美丽山项目输出中国绿色标准。
5、诚信底线。以诚信擦亮金字招牌,完善信息披露与合规体系
国机集团FIRMAN联合海关总署“龙腾行动”构筑打假维权外墙,同时用售后服务体系打造内墙,三年侵权案件下降70%。
(三)全面加强品牌过程管理,强化品牌价值提升制度保障
中国宝武加强品牌建设顶层管理和体系运营,做强做优集团母品牌,做实做精核心子品牌,实现母品牌为全体系子品牌赋能、子品牌为母品牌增色添彩的品牌价值链生态。将通过“央媒引领+主流发声+行业深耕+自媒协作”方式,以优质传播内容生动展现宝武高质量发展新作为,引发品牌共鸣,带动共同传播,打造“金字招牌”。
2、科学评估品牌资产,把“价值”算准
中国远洋海运把品牌资产正式纳入集团《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内部采用国资委推荐的“品牌资产价值增长率”模型,对标央企平均值; 外部委托 Brand Finance 出具英文版全球报告,COSCO SHIPPING 品牌强度指数由 72 提至 88,国际航线溢价率提升 4.6 个百分点。
3、梯次培育品牌资产,把“梯队”做优
甘肃科技集团把“兰泉”“永新”“科脉”“敦煌萃” 4 个核心品牌列为第一梯队,集中研发投入和品牌预算;把 12 个细分技术品牌列为第二梯队,实行“一年一评估、两年一调整”的增补退出机制,2023 年已注销 3 个低效品牌,资源全部向第一梯队倾斜。
(五)全面提升品牌国际化水平,增强品牌全球影响力
1、明确国际化策略,把路线图变成施工图
三峡集团以三峡品牌为龙头,整合国内电站建设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组成水电行业的“中方联合体”,带动设计、制造、建设、银行等全产业链资源和中国标准走出去,形成国家竞争力,实现中资企业间的互利共赢,避免了恶性竞争。
2、增强运营能力,把制度建在境外一线
南方电网国际公司注重前瞻开展政策和法律环境研究,创新开拓以“重点国别+重点领域+实践对接”的研究路径,将政策法律环境研究贯穿境外项目从开发到落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开展多个重点国别法律环境研究并形成书面成果,项目“破土”前已全面构筑法律风险分析框架,项目落地后梳理东道国运营法律底线标准和权利救济途径,依法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3、提升认知认同,把故事讲到用户心里
国机集团苏美达家纺品牌 Berkshire 在 2023 年 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设置“绿色家纺体验舱”,三天获得 420 家海外媒体转载
4、强化跨文化融合,深耕国际“朋友圈”
中国远洋海运与鹿特丹港务局、汉堡港务局建立“绿色航运联盟”,共同发布《零碳航运宣言》,借助国际 NGO 声誉提升品牌公信力
(六)全面加强组织保障,筑牢新时代品牌发展坚实根基
国有企业推进品牌建设的组织保障,可概括为“一个中枢、两级联动、三大支撑、四维闭环”的体系,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可考核、可复制的制度安排。
1、一个中枢:国务院国资委品牌建设领导小组
最高决策与统筹中枢,负责顶层设计、标准制定、资源配置和考核督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会责任局,承担日常组织、动员、评估职能,形成“委局—央企—项目”纵向贯通通道。
2、两级联动:央企总部—基层单元
3、三大支撑:资金、人才、数智
资金:中央企业要加大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探索建立品牌投入与企业经营收入、利润水平相关联的投入机制。
人才:加强品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品牌人才引进、培养、考评、晋升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内部品牌研究机构,为企业品牌建设创新、理论成果转化应用提供智力支撑。
数智:国务院国资委加强资源统筹,建立中央企业品牌实验室,形成一支品牌理论深厚、熟悉中央企业情况的高水平品牌专家队伍。探索搭建品牌管控一体化的数智系统,动态反映品牌管理水平和品牌价值。
4、四维闭环:标杆—协同—监督—考核
标杆培育: 分行业、分领域总结品牌创新发展模式,选树不同类型优秀品牌创建成果,梯次培育优秀品牌。
协同组建:组建“品牌建设联合体”,鼓励企业在品牌推广、品牌保护、品牌走出去等方面创新合作,加强聚力协同、资源互通、共享共赢。深化品牌建设交流互鉴,适时组织开展专项调研、专题讲座、专门培训。
完善监督:国务院国资委加强品牌价值考核引导和正向激励,构建中央企业品牌价值评价人工智能大模型,强化目标管理,实现品牌价值提升可衡量、可实现、有成果、有时限。
考核体系:品牌价值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制定品牌工作评价体系,将品牌建设纳入企业考核体系,推进品牌长效发展;强化激励机制,对提升品牌价值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人员予以适当激励。
版权所有:中研国培企业管理中心
咨询热线:15300010085(微信同号)
18801096558(微信同号)
邮箱:zygp_pxb@126.com
网址:www.zygp001.com
Q Q:471591198
京ICP备2023027197号-1
(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