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园地
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16 所属分类:学习园地 浏览次数:209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而国有企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领域。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当前,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在实践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也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给国有企业的形象造成了损害。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是现实工作的迫切要求,更是开展监督工作的必然走向,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单位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有企业

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

面临的形势

结合国有企业的特点和实际,笔者认为,当前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形势。


一是中央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态度和决心无比坚定,工作成效十分明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坚定不移反腐败,驰而不息抓作风,从严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逐步建立“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有效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狠抓大案要案、严格正风肃纪、深化体制改革,打出一套反腐“组合拳”,打“虎”绝不手软、拍“蝇”毫不留情、猎“狐”永不停止,提振了全党信心,赢得了人民信任,工作成效也十分明显。党的二十大后,中央纪委1个月内连打“七虎”,持续释放严的基调。


二是国有企业已成为“打虎拍蝇”的重要目标。当前,央企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亟待解决,信访举报、查办案件的数量呈连续上升趋势。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共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8.9万人,其中国有企业9.4万人,超过医药系统和金融领域,处理人数在几个重点领域中位列第一名。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报告指出,2025年,要着重抓好国有企业的系统整治,持续深化治理,坚持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一起查,严肃查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问题。


三是巡视利剑高悬成为常态。二十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开展了4轮巡视,发现了诸多问题,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巡视发现的所有问题,归其根本都是理想信念不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不坚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从中央巡视组巡视中央企业反馈的结果看,被巡视的所有央企几乎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企业问题还相当严重。



当前国有企业

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

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并做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重大判断。其中,国有企业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旗帜鲜明正风肃纪反腐,政治生态持续健康向上。但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国有企业的工作中还有不少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充分反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不深入,工作不平衡。有的单位对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抓“两个责任”落实缺乏有效举措,满足于年初分解任务、年底检查考核;有的单位片面地把“两个责任”割裂开来,责任落实的效果有待提升;有的单位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成效不明显,抓工作落实简单化、形式化,结合单位实际抓落实的工作举措不够有力;有的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不到位,对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没有做到主动抓、经常抓,问题导向不突出、措施要求不具体,上热下冷等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单位在用干部时当仁不让,而干部一出问题,就认为那是纪委的事。用人管人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管“戴帽”也得管“摘帽”。有的单位不能正确理解纪委“协助”与“监督”两项职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思考不多,措施乏力。存在这些问题,说明部分单位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于管党治党责任的落实还不到位。


二是“三不腐”机制一体推进的成效还不明显,重点业务领域监管仍有漏洞。有的单位在教育上浮于表面、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廉洁文化还未入脑入心,同“不想腐”的自觉还存在不小差距。有的单位规章制度建设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制度的执行还不到位,难以形成刚性约束,“不能腐”的笼子还没有扎紧扎牢。有的单位执纪问责宽松软,对违规违纪问题较真碰硬不够,“不敢腐”的震慑不够有力。当“老好人”、得过且过的思想要不得,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做法也要不得。以某国有企业为例,2024年度问责人数同比大幅增加,其中移送司法人员同比增加240%,触目惊心。问责原因包括违规审批开展虚假贸易、供方资质把关不严、选人用人不规范、超标准接待、物资采购不规范等。实践中,有的单位对外协加工的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近10年的时间将业务交由无相应资质的外部单位承担,最终演变为违纪违法案件,这表明国有企业对关键环节的廉洁风险防控还需要持续加强。


三是领导人员作风建设仍需加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仍有发生。超标准接待、超标准发放评审费等问题还未完全禁止,上下级、单位和单位之间相互吃请等问题也还存在。虽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数量呈整体减少趋势,但违规违纪行为出现新的变异、隐蔽方式,值得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还不够有力有效,工作中相互推诿扯皮、等待观望绕着走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甚至新官不理旧账,这些都是典型的不担当不作为。以某国有企业为例,“一把手”问题较为突出,年度受处分人数占到了全系统受处分总人数的三成。违反决策程序、审核把关不严、履行监督职责不力是“一把手”违纪违法的主要问题,个别领导人员权力集中、缺乏有效监督,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不强,有制度不执行、变通执行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从执纪审查看,国家军地联合审计移交的问题线索中,还存在着利用虚假合同报销公款送礼支出等典型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这也更加凸显了加强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如何有效推进国有企业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党中央给国有企业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路径,那就是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担当,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体系化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政治监督,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要通过内部巡察、日常监督检查等方式,强化政治监督,保证上级的决策部署有力落实,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对违规决策、违规经营以及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要坚决制止、坚决处理。以某研究院为例,近年来下决心主动压减贸易和服务业收入指标,这一方面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聚焦主责主业,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范不少的经营风险和廉洁风险,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干部不犯错、少犯错。强化对领导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督促其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于所辖。严格对照《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各级党组织要承担起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特别是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工作要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重点加强合同管理、物资采购、外协外包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使监督常在、形成常态。


二是统筹协调,推动两个责任同频共振。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从更高层面统筹发挥好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各自优势,又要发挥各个责任主体落实责任的集成效果,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求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明确。党政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该提醒的提醒、该纠正的纠正、该报告的报告,要履行好政治责任。纪委要履行好协助职责和监督专责,做实专责监督、搭建监督平台、织密监督网络,把日常监督做细做实,形成监督合力。各部门要在聚焦主责主业中把握职责定位,坚持“两手抓”,履行好监管职责。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责,勇于负责,做到分管工作推进到哪里,管党治党责任就延伸到哪里。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在其位、尽其责,推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三是协同联动,一体推进“三不腐”。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方式推进防范和治理腐败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是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必须贯通理解、整体把握。 全周期管理,就是要推动“三不腐”同时、同向、综合发力、优势融合,强化从源头到末梢的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管控,把治标与治本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三不腐”的关联性、耦合性、协同性。比如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国有企业三令五申,但个别人员仍未足够重视,最终受到深刻教育。这就是还没有形成不敢、不能、不想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要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贯通起来,一体推进,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防源头,重点查处各种“微腐败”“隐形腐败”行为。要深刻认识警醒,微腐败也是腐败,也会滑向大腐败,要前移反腐关口,深化源头治理,坚决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做大,营造和形成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要深入推进具有国有企业特色的反腐败工作体系建设,以强有力的问责追责,推动各方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形成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以查办案件为契机,堵塞制度漏洞,健全监督机制,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加强特色廉洁文化建设,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加强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廉洁教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支持审计监督、职工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充分发挥作用,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


四是正风肃纪,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制定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作风问题往往上面偏出一寸、下面偏出一丈,表现在基层,但根子在上面。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执纪力度一定会越来越大,越往后越严,这也体现了我们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决心。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融入日常监督管理,做到像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始终把纪律规矩印刻在心。领导人员、“一把手”要清醒认识自己岗位的特殊重要性,要从自身抓起,从小问题抓起,带头担当作为,以上率下,加强对关键岗位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主动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要密切关注“四风”新形式、新表现,特别是对各种隐性变异问题高度警惕。要不断健全完善公务接待、公车管理、内部审计等制度体系,形成持续纠治“四风”的强大力量。要盯住贯彻中央和上级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职工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精准发力,严厉整治。要以斗争精神抓作风、反“四风”,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对享乐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对隐形变异新动向时刻防范,对顶风违纪行为要坚决严肃查处。领导人员要带头廉洁自律,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管好自己的“八小时之外”,切实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树立良好家风。


国有企业是“国之大者”,要掌好舵,带好头,在这个过程中,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只有时刻保持、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常怀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坚定自觉,才能不负党的重托,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纪检部副部长)


版权所有:中研国培企业管理中心

咨询热线:15300010085(微信同号)

                 18801096558(微信同号)

邮箱:zygp_pxb@126.com

网址:www.zygp001.com

Q Q:471591198

京ICP备2023027197号-1
技术支持:中研国培企业管理中心



(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