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园地
如何落实和贯彻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发布时间:2025-03-19 所属分类:学习园地 浏览次数:264

八项规定:新时代作风建设的 “金色名片”

2012 年 12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到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从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到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这短短 600 余字的八项规定,如同一股强劲的清风,吹遍神州大地,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 “金色名片”。

八项规定的出台,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当时,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突出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影响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八项规定直面这些问题,以雷霆之势开启了作风建设的新篇章。它是党对自身建设的深刻反思和自我革新,是对人民群众期待的有力回应 ,彰显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落实八项规定,意义重大

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它从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通过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明显增强,行为更加规范,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进一步彰显。从查处的一系列违反八项规定的案例来看,无论是违规吃喝、公款旅游,还是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这些问题的严肃处理,都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党纪如山,不容触碰。这不仅是对违纪者的警示,更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教育,让大家时刻牢记党的纪律和规矩,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八项规定落实的又一重要意义。人民群众看党,首先看的是党的作风。八项规定的实施,让群众看到了党真心实意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决心和行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增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切实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这种务实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就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无数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他们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宗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 。

八项规定的落实,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保障。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一个作风优良、真抓实干的政党,才能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全体党员干部以良好的作风,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只有落实好八项规定,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落实之路,挑战重重

尽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落实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

“四风” 问题呈现出隐形变异的态势,成为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一大阻碍。在高压态势下,一些违规行为由 “地上” 转入 “地下”,变得更加隐蔽。比如违规公款吃喝,从豪华酒店转移到隐蔽的私人会所、农家乐,甚至是干部家中;“不吃公款吃老板” 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干部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将吃喝费用转嫁给企业 。在公车使用方面,“私车公养” 成为新的问题,个别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用公务加油卡为私家车加油,或者将私家车维修保养费用在单位报销。还有一些干部在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时,通过化整为零、分批操办等方式,规避监督,暗中收受礼金。

部分干部对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认识不足,也是落实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一些干部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自己做得隐蔽,就不会被发现,依旧我行我素,顶风违纪。还有些干部对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存在偏差,将其视为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认识到其对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意义。他们在工作中敷衍了事,表面上遵守规定,实际上却在打 “擦边球”,导致八项规定精神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 。

在制度执行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力的情况。一些单位对制度的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导致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比如在公务接待中,虽然有明确的接待标准和程序,但仍有单位存在超标准接待、无公函接待等问题。同时,对于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惩处力度还不够,没有形成足够的威慑力,使得一些干部敢于冒险违纪 。

多管齐下,全面落实

面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挑战,我们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

加强思想教育,是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才能在行动上自觉遵守。各地区、各部门应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通过开展专题学习、警示教育等活动,让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可以组织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场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持久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的韧劲,驰而不息地抓好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 。

在思想上,要杜绝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虽然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绝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我们要始终保持对作风问题的高度警惕,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做到思想上不放松、行动上不懈怠 。就像在一些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个别干部对八项规定的要求逐渐放松,认为风头已过,又开始出现违规吃喝、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思想教育,让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

在行动上,要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各地区、各部门应将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本地区、本部门的作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同时,要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时间节点的监督,紧盯违规吃喝、公款旅游、违规发放津补贴等突出问题,加大查处力度,形成有力震慑 。比如在节假日期间,一些地方的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开展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对公款吃喝、送礼等问题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

制度建设也是持之以恒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堵塞制度漏洞,扎紧制度的笼子。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及时对八项规定的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同时,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制度落地生根,真正发挥作用。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

总结与展望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鲜明旗帜,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落实和贯彻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严的纪律要求,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创新监督方式,完善制度建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坚决打赢作风建设这场持久战 。

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良好的作风和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优良作风汇聚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版权所有:中研国培企业管理中心

咨询热线:15300010085(微信同号)

                 18801096558(微信同号)

邮箱:zygp_pxb@126.com

网址:www.zygp001.com

Q Q:471591198

京ICP备2023027197号-1
技术支持:中研国培企业管理中心



(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