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写好初核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28
所属分类:学习园地
浏览次数:498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写好初核报告,需注意以下关键要点:
-
内容完整规范
-
标题一般采用 “关于反映 ×××(单位、职务、姓名)×××(问题性质)问题的初核报告” 格式,清晰点明被核查对象及事由,让阅读者一目了然。
-
导语简要介绍初核的依据,如 “根据群众举报线索 / 领导交办 / 巡视巡察移交,反映 ××× 存在 ×× 问题,经批准,于 × 年 × 月 × 日至 × 年 × 月 × 日对该问题进行初核”,同时说明初核人员构成,体现程序合规。
-
被核查对象基本情况涵盖姓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所在单位及职务、工作履历等,为后续了解问题背景提供基础,例如阐述被核查人在企业内关键岗位任职经历,关联可能的廉政风险点。
-
反映问题线索概述将收到的原始举报内容或问题线索进行梳理,原原本本罗列,如 “举报人反映 ××× 在 ×× 项目招标中,收受供应商贿赂,违规操作使该供应商中标”,确保不遗漏关键信息。
-
调查核实情况
-
分类叙述按照问题性质、时间顺序等逻辑,对每条线索逐一核实。如先写经济问题,再写作风问题;以时间先后呈现违规操作事件脉络,详细说明调查方法,是查阅账目、询问证人、调取监控还是实地走访等,如 “通过查阅 ×× 项目招标资料,发现 ×× 环节存在文件缺失”。
-
证据支撑呈现关键证据,包含书证如合同、发票、邮件往来;证人证言,注明证人身份及证言核心内容;物证照片等,并标注证据获取来源、时间,确保证据链完整、真实有效,如 “获取到 ×× 供应商与被核查人之间的可疑转账记录,银行盖章确认”。
-
事实认定基于证据,客观判断线索真伪,对属实部分精准描述细节、涉及金额、违规行为表现;对不属实部分明确说明核查依据,予以澄清,如 “经核实,×× 项目招标流程符合规定,未发现被核查人收受供应商贿赂行为,但存在资料归档不及时问题”。
-
处理建议
-
依据判断依据党纪法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判断被核查人问题严重性,如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确定违规层级。
-
提出方案轻微违纪建议批评教育、责令检查;一般违纪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等党纪处分,同时结合企业绩效、人事规定提出扣发奖金、调整岗位等组织处理;涉嫌犯罪则移送司法机关,注明移送依据与对接部门,如 “鉴于被核查人 ××× 行为,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扣发三个月绩效奖金,并在企业内部通报批评”。
-
撰写要求
-
语言精准避免模糊、歧义词汇,使用专业术语规范表述,如 “挪用公款” 不能写成 “借用资金”。
-
逻辑严密从线索梳理到结论推导,环环相扣,论证充分,如从多份证人证言与财务凭证交叉印证违规事实。
-
审核校对完成初稿后,自查信息准确性、格式规范性;多层级审核,初核人员互校、部门负责人把关、主管领导审定,防止疏漏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