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园地
治理+管控体系建设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多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4-12-30 所属分类:学习园地 浏览次数:283
法人治理层面的人力资源管控体系构建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责

一是董事会的人力资源战略职责

战略规划与决策:董事会应负责制定集团整体人力资源战略,确保其与集团战略目标相一致。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要充分考虑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对人才的需求。例如,在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董事会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时,应重点关注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在战略决策方面,对于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免、薪酬激励等重大人力资源事项拥有最终决策权,并确保决策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监督与评估:监督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执行情况,定期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司战略的支持程度。通过审查人力资源报告、关键绩效指标(KPI)等方式,检查子公司是否有效落实集团的人力资源战略。国有企业董事会在监督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确保人力资源的投入能够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董事会每季度审查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报告,包括人才流失率、员工培训投入产出比等指标,评估子公司在人才吸引、培养和保留方面的成效,同时分析这些成效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贡献。

二是监事会的人力资源监督职责

合规监督:监事会要确保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对于国有企业,尤其要监督是否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以及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例如,监督子公司在招聘、劳动用工、薪酬福利等方面是否遵守国家劳动法律法规,防止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确保薪酬福利的发放符合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要求,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风险监督:关注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潜在风险,如人才流失风险、劳动纠纷风险等。通过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力资源风险。对于国有企业,还要关注因人力资源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国有资产损失风险。例如,当子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离职率过高时,监事会应督促子公司管理层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如加强人才挽留机制、优化工作环境等,同时向集团汇报,以便集团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

(二)股权控制与人力资源管理权力

股权优势下的人力资源管控:通过股权控制,集团能够在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股权控制不仅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手段,更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例如,对于控股子公司,集团可以根据股权比例在子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中安排代表,从而直接参与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和考核等关键人力资源决策过程。利用股权所赋予的权力,推动集团人力资源政策在子公司的贯彻执行,同时确保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符合国有企业的使命和责任。

(三)公司章程中的人力资源管控条款

明确人力资源管理规定:在公司章程中详细规定集团对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管控要求,包括人员招聘、培训、晋升、薪酬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对于国有企业,公司章程中的人力资源管控条款应充分体现国家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要求。例如,规定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招聘需经过集团人力资源部门的参与和审核,薪酬体系的调整要符合集团的整体薪酬政策,同时要符合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相关规定。

责任界定与处罚:明确子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违反规定的责任和处罚措施。对于国有企业,处罚措施应既考虑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又要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例如,对于未经集团批准擅自提高高管薪酬、违规招聘不符合条件人员等行为,在公司章程中规定相应的处罚条款,如对责任人员进行警告、罚款,甚至解除职务等,同时要确保处罚措施的实施不会对国有资产造成损失。

集团总部职能部门多层次人力资源管控体系构建

(一)集团人力资源部门的核心管控作用

人力资源规划与政策制定

整体规划:集团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制定集团统一的人力资源规划,根据集团战略目标确定人力资源的总体需求和供给计划。对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企业使命,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服务。例如,在集团扩张战略下,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明确每年需要招聘的各类专业人才数量、层次和来源渠道,同时要考虑国家对国有企业在特定领域的人才需求,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政策制定:制定集团范围内通用的人力资源政策,包括招聘政策、培训政策、薪酬政策、绩效考核政策等。这些政策为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标准。对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政策要符合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要求,体现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例如,制定统一的招聘流程,明确招聘渠道选择、简历筛选、面试环节等要求,子公司在招聘过程中需按照集团政策执行,同时要确保招聘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符合国有企业招聘的规范。

人力资源监督与协调

监督执行:监督子公司人力资源政策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子公司在人员招聘、培训、薪酬发放等方面是否符合集团政策。对于国有企业,监督执行要更加严格,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合理使用。例如,通过定期审计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记录,查看员工档案是否完整、薪酬计算是否准确、培训计划是否按要求执行等,同时要检查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否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协调支持:在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出现问题或需要资源支持时,集团人力资源部门发挥协调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协调支持要充分考虑国家利益和企业社会责任。例如,当子公司出现人才短缺问题时,集团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协调其他子公司进行人才调配,或者帮助子公司拓展外部招聘渠道,同时要确保人才调配和招聘过程符合国有企业的管理要求,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

(二)财务部门在人力资源管控中的协同作用

人力资源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参与:财务部门参与子公司人力资源预算的编制过程,根据集团财务状况和子公司业务需求,审核人力资源成本预算。对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预算管理要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确保人力资源成本的合理控制和有效使用。例如,在子公司年度预算编制中,财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核算人员薪酬、培训费用、福利支出等人力资源成本,确保预算合理、合规,同时要考虑国家对国有企业薪酬总额的控制要求。

成本控制与监督: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控制和监督,定期分析人力资源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评估人力资源成本的效益。对于国有企业,成本控制与监督要更加注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例如,通过对比不同子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效益,发现人力资源成本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及时与子公司沟通并采取调整措施,如优化人员结构、控制薪酬增长幅度等,确保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能够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薪酬激励与财务关联

薪酬方案支持:为薪酬激励方案提供财务支持和建议,确保薪酬激励措施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对于国有企业,薪酬方案要符合国家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规定,体现公平、合理、激励的原则。例如,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财务部门对股权价值进行评估,分析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为薪酬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要确保股权激励方案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激励效果评估:从财务角度评估薪酬激励对员工绩效和公司业绩的影响。对于国有企业,激励效果评估要综合考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社会责任等因素。例如,通过分析员工绩效与薪酬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薪酬激励对公司利润、现金流等财务指标的影响,为薪酬激励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同时要确保薪酬激励政策的实施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党管干部原则下的分工协作

党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领导作用

干部选拔任用的把关:党委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发挥领导和把关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党委要严格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确保选拔出来的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符合国家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要求。在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选拔中,党委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制定选拔标准,参与考察和推荐环节。例如,党委根据干部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综合因素,提出干部人选建议名单,确保选拔出来的干部既具备优秀的业务能力,又符合党的干部要求,能够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家经济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在人才培养方面,党委注重培养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对于国有企业,党委要通过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定期组织子公司员工参加党的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培训班,提高员工的政治觉悟和忠诚度,同时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持。

董事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决策作用

高层人事决策:董事会在党委推荐的基础上,对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免、薪酬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对于国有企业,董事会的决策要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例如,董事会根据党委的考察意见和公司的战略需求,最终决定子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层职位的人选,并确定其薪酬待遇和绩效考核指标,同时要向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报告重大人事决策情况,接受监督和指导。

战略人力资源决策:从公司战略角度出发,董事会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重大人才投资等事项进行决策。对于国有企业,董事会的战略人力资源决策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企业使命,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服务。例如,在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时,董事会决定是否投资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以及如何配置相关资源,同时要考虑国家对国有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的人才需求,确保决策符合国家利益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总经理办公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执行作用

日常人力资源管理执行:总经理办公会负责执行董事会的人力资源决策,落实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国有企业,总经理办公会要严格按照董事会的决策和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高效。例如,根据董事会确定的人员编制和招聘计划,总经理办公会组织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开展招聘活动,安排新员工的入职培训等,同时要确保招聘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符合国有企业招聘的规范。

人才使用与绩效反馈:在人才使用过程中,总经理办公会负责分配工作任务,考核员工绩效,并将绩效情况反馈给人力资源部门和上级领导。对于国有企业,总经理办公会要注重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例如,总经理办公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提出员工晋升、调薪或培训等建议,为人力资源部门的决策提供实际工作中的依据,同时要确保绩效反馈的客观、公正、准确,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

通过以上法人治理层面和集团总部职能部门多层次的人力资源管控体系构建,以及在党管干部原则下明确党委、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的分工协作,并充分结合国有企业的政策要求,可以有效实现对子公司人力资源的全面管控和优化管理,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版权所有:中研国培企业管理中心

咨询热线:15300010085(微信同号)

                 18801096558(微信同号)

邮箱:zygp_pxb@126.com

网址:www.zygp001.com

Q Q:471591198

京ICP备2023027197号-1
技术支持:中研国培企业管理中心



(扫一扫,添加微信)